孩子對大人態度差,從幼兒到青少年的教養策略
孩子對大度不好、凶巴巴回話,會不會常常把你惹毛?青少年愛理不理的態度,是不是常拿他沒轍?其實孩子都知道不對,但無法控制他們的態度。從幼兒到青少年的教養策略,教你搞定家中態度不好的孩子!
孩子對大人態度差該怎麼教?
2-4歲:教禮貌、教等待
2-4歲孩子生氣就對大人很兇,首先要教他們懂禮貌,常把請謝謝對不起掛嘴邊,這樣孩子比較不會目中無人,不會覺得什麼事都是理所當然,也會更懂得感激。
這年齡層態度差的孩子,也可能是因為他們個性急、不能等、沒耐心,他們對於大人的要求不想聽、不遵守,所以要教他們學會等待,可以多玩需要觀察、停下來想一想的遊戲,去刺激大腦前額葉剎車系統發展。
5-6歲:教眼神交流、教控制強烈脾氣
5-6歲孩子比較自我中心主義,通常這種孩子的眼神交流能力較差,所以要引導孩子眼神看人,他們才會看到別人的情緒,這有助改善孩子的態度。
這年齡孩子會用很強烈方式拒絕大人,講話越講越大聲、生氣情緒層層堆疊,所以要教他們控制脾氣,最好的方式是教他們學習冷靜的方法,例如去喝水、深呼吸10秒等等,繪本《為什麼不能想怎樣就怎樣》中有附贈一款情緒風火輪,裡面提供8個趕走壞脾氣的方式,可以讓孩子自己轉盤找出合適的冷靜方法喔!
7-9歲:教同理心、教想過再講
7-9歲孩子愛反抗大人,他們覺得為什麼一定要聽大人的話,所以要教孩子更懂事的能力——同理他人,我們可以反問孩子,「如果你是我的話,會不會很難過/生氣?」引導孩子站在另一方的角度,學習適當的溝通方法。
沒思考過就說出口的話,常常帶有很多情緒,所以也要引導孩子想過再講,盡量拖慢他說出口的速度,爸媽可以善用以下6句句型,破解孩子「態度差」的問題:
★句型1. 「你剛剛的說話方式,嚇到我了,你是在生氣嗎?」
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語言,帶給別人的是什麼感受。
★句型2. 如果孩子是生氣,可以說:「但我其實不知道你為什麼生氣?你是在生我的氣嗎?還是…」
這能幫助孩子釐清產生情緒的原因。
★句型3. 如果不是生氣,可以說:「但因為你說話很大聲,又讓我覺得很兇,所以我才會覺得你在生氣。」
再一次讓孩子理解自己的言語與對方感受的關聯。
★句型4. 「我剛剛嚇了一跳,我原本是跟你用這樣的音量和語氣說話,結果你後來就突然用很兇的方式說話,害我以為你很不喜歡我。」
當孩子越「強」,你的「示弱」,反而可以迅速讓孩子的強度降下來。通常大人戲演得好,孩子一般到了這一步會軟化下來,「媽媽我沒有這個意思,我只是…」。
★句型5. 「原來是這樣,你說出來我才知道你的想法」
孩子冷靜下來後,適時讓孩子知道,大人不是甚麼都知道的,孩子你不說,沒有人會知道你在想甚麼。
★句型6. 「那你下次可以這麼說……」
引導孩子,在遇到類似事件時,適當的溝通方式,並請孩子重新說一次,就能避免你們雙方的不愉快發生。
10-12歲:教換位思考、教表達感受
10-12歲孩子很堅持做自己,不對大人妥協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多練習說出感受,像是給孩子一段時間好好表達他想講的東西,可以多拋出問題讓他去回答,「你現在是什麼感覺」「你覺得媽媽現在在想甚麼」「你覺得可以怎麼做」,以此訓練孩子的換位思考與情緒表達能力,也能增進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。
青少年:經驗分享、柔性對話
正值叛逆青春期的孩子,同儕可能都快比爸媽重要,不喜歡爸媽囉嗦、嘮叨或沒重點的碎唸,孩子會聽不進任何建議,態度變得很差!
青少年不喜歡聽到別人說「你怎樣…」,所以大人可以多經驗分享,多說「我怎樣…」,讓孩子覺得大人沒有針對性。另外,大人也可以用「我只是想要…」起頭的柔性對話,以退為進的溝通方式,會讓孩子更聽得進去。
延伸閱讀: